辛普森夫人的秘密

作者:杨舒怡    来源:《环球》2011年第19期

  70多年前,一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英国国王,为了一位美国情人而舍弃了王位,由爱德华八世变身为温莎公爵。然而,新近公布的15封信件和一批解密的英国国家档案显示,这段旷世情缘,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纯洁和美好。

  仔细解读这些资料,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似乎是一个哥特式恐怖故事,核心是一场浮士德式的阴谋交易,只有魔鬼才是最终的获胜者。

  无法逃脱的“囚笼”

  2011年8月,15封系着缎带的蓝色信件首次闯入英国公众视野。这些信出自英王爱德华八世所挚爱的辛普森夫人,即沃利斯·辛普森之手,写于1936年至1937年期间,70多年间从未公开发表。

  写信之时,恰逢沃利斯寻求与第二任丈夫欧内斯特·辛普森办理离婚。信中语句不避隐私,语调温柔亲密,收信人却并非即将与她步入婚姻殿堂的爱德华八世,而是她急欲与之分道扬镳的辛普森。

  “我害怕宫廷。”一封盖着费利克斯托邮戳的信函写道。1936年10月,沃利斯暂居费利克斯托,等待附近的伊普斯威奇巡回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盼望事情能在英国媒体捕捉到风声前圆满解决。

  她已经收到不少恐吓信,包括炸弹威胁。时任首相斯坦利·鲍德温曾力劝爱德华不要与这名美国女子结婚,仅与她保持情人关系,从而保护她免遭袭击。

  办理离婚手续的两天前,明显精神紧张的沃利斯致信辛普森,“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而惶恐不安。”至于新恋情,在她眼中不过是“一团糟,犹如空虚逐渐弥漫开来”。

  1936年11月30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会址伦敦水晶宫在一场大火中被夷为平地。沃利斯当天给辛普森写信,表示她想要离开英国,“或许再也不回去。”不少人称她为“美国妓女”,令她难以想象今后如何继续在英国生活。她打算编个借口逃走,因为爱德华曾说,如果她离开,他只好自杀。

  没过多久,爱德华让她到法国暂避风头。她却在那里给辛普森写信,歉疚地称自己无法逃脱“囚笼”,所以没能给他买一件圣诞礼物。

  1937年5月办完离婚手续后,沃利斯继续给前夫写信,甚至与温莎公爵,即退位后的爱德华八世在奥地利度蜜月期间也没有停止。她在信中对前夫说:“我总是想起我俩在一块儿的日子,尽管我尝试着不去想。”

  沃利斯后来出访德国,与纳粹头目希特勒握手会面。她在那次旅程中致信辛普森:“不管你在哪里,请放心:我从没有哪天不花几个小时想你。”

  沃利斯甚至在这些信中透露了只有她和辛普森才明白的“爱情秘语”。她与辛普森均用童话故事里的“彼得·潘”指代温莎公爵,意即那个男人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违法的阴谋交易

  人们原以为,沃利斯正常办理离婚,然后与爱德华结婚,仅此而已。然而,新近公开的信函和国家档案却显示,所谓离婚不过是一桩违法的阴谋交易。

  在那个年代,离婚不是件容易事。依照当时的法律,离婚程序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由法院发布离婚暂准判令,第二步则是法院准许当事女子再婚。如果有证据显示妻子有通奸行为,那么离婚程序便无法进入第二步。

  一旦遭遇这种噩梦,沃利斯不但会在法律上失去辛普森,也会永远失去爱德华。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在信中向辛普森诉说惊恐。

  随后,她与辛普森共同策划了一个场景:在一间旅馆房间里,辛普森与另一名女子被“捉奸在床”。这样一来,有过失的便是丈夫,而不是妻子,离婚程序便可顺利完成。

  大度的辛普森后来在信中安慰远在美国纽约的母亲,称自己受这种委屈没什么大不了,“特别是考虑到这件事牵涉王室成员。”他不无嘲讽地对母亲说,今后为他挑选媳妇得慎重,不能再像沃利斯那样把王室闹得天翻地覆,“毕竟,我们没法还给人家一个国王。”

  辛普森原本不想公开与他“通奸”的女子的姓名,后来在爱德华代理人的“建议”下,不得不透露她是芭特卡普·肯尼迪,绰号玛丽·柯克。玛丽是沃利斯的好朋友,受沃利斯委托照顾辛普森,结果却爱上这个男人。

  辛普森离婚6个月后与玛丽结婚,而沃利斯则嫉恨地称这是“一道永不会愈合的伤口”。在最新公布的一本日记中,玛丽抱怨沃利斯残酷地利用了她,“一方面,她(沃利斯)痛恨我的插足,另一方面,这恰好满足了她的目的,使她能够宣称欧内斯特出轨以致必须离婚。”

  值得注意的是,辛普森与玛丽结婚后育有一子,却从未在儿子面前提起过沃利斯。儿子60多岁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对沃利斯的风流韵事感到既陌生又厌烦。

  最新解密的英国国家档案显示,爱德华的代理人1937年初介入沃利斯离婚案。如果他认真查明当事人的风流过往,沃利斯就不可能获准再婚。然而,这名代理人最终以不便盘问国王的侍从为由,决定“睁只眼闭只眼”。

  就这样,沃利斯离婚道路上的绊脚石全部被清除。

  失败的“天鹅绝唱”

  沃利斯幼年丧父,与母亲过着贫穷生活,经常受富裕亲戚的气。这一成长经历使她内心深藏不安全感,同时强烈渴望出人头地。许多人据此以为,她处心积虑要嫁入英国王室,与爱德华结婚可谓“称心如意”。

  事实,或许不是这样。

  沃利斯1927年在纽约办理与第一任丈夫厄尔·斯潘塞的离婚手续,其间结识辛普森。当时,辛普森已经结婚,育有一女,却立即为她着迷,向她展开攻势。沃利斯觉得这个男人长得不错且态度亲和,再加上自己年纪不小了,所以尽管并未深爱上他,依然同意嫁给他。

  1928年,沃利斯32岁,开始第二段婚姻。她随丈夫搬到英国居住,家境不算富裕,只得艰难地沿着社会阶梯往上爬。

  1931年一次社交场合,经由爱德华的情妇特尔玛介绍,辛普森夫妇首次见到当时还是威尔士亲王的爱德华。凭借爱德华对美国事物的强烈喜爱,辛普森夫妇很快进入爱德华身边的核心圈。

  1934年,特尔玛要离开一段时间,于是邀请辛普森夫妇代为照顾“那个小男人”。就这样,沃利斯与爱德华的风流故事正式开始了。

  辛普森最初颇为享受这种与王室成员亲近的生活,后来渐渐发现情况失控。同样感到害怕的还有沃利斯,因为她原本只想在40岁之前“冒一次险”,证明自己对男人仍旧有吸引力,顺便提升小两口的社会地位。

  她原以为这就像是美丽天鹅临死前的一声绝唱,不料特尔玛口中的“那个小男人”却疯狂地爱上了她,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与她长相厮守。

  后来在给辛普森的信中,沃利斯承认,他们再也回不到先前平静的生活中去了。她意识到与辛普森的婚姻能够带给她一种更深层次的满足感,而与一位退位国王的婚姻势必会跌宕起伏,充满突兀的棱角。

  她在一封信里对辛普森说:“过去的生活多么可爱、甜美和简单。我不敢相信,两个相处这么融洽的人怎么会遭遇这种事。一切本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在另一封信里,她再次哀叹,“啊,我亲爱的、亲爱的欧内斯特,我只能哭着说再见。我紧紧握住你的手,向上帝祷告。”

  可惜,已经太迟了。她只能紧紧抓住尚未失去的东西,尽力寻求最优结局。此后36年间,她作为温莎公爵夫人,作为他的人生伴侣,紧紧依偎在温莎公爵身旁。

上一篇:美国的公务员    下一篇:一块银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