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倒计时

作者:林维兵 来源:《家庭》2012年第19期

  培养生存技能:遇到贼时喊不喊

  朱凡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广州,在国内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移民加拿大,1994年回国创业。丰富的生活阅历告诉他,生存技能是人活在世界上的立命之本。培养孩子掌握生存技能,不仅应教育孩子独立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还应告诉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机智地应对。

  每次带着妻子张晓红和小儿子朱承恩逛街,朱凡都会让他们走在马路外侧,而自己走在马路内侧。有一次,小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这样,朱凡告诉他:“这是对你们的保护,因为马路内侧比较危险。爸爸是大人,大人保护小孩是应该的。”接着又对儿子进行延伸教育,“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保护女人和孩子。等你长大了,也要这样对待你的妻子和孩子。”儿子仰起小脸说:“爸爸,我懂了。”

  由于工作关系,朱凡夫妇经常去香港。在繁华的香港街头,朱凡总会指着醒目的标志告诉孩子:“万一和爸妈走散了,你就往回走,回到这个地方,爸妈肯定会在这儿等你。”孩子记住了爸爸的话。一次在铜锣湾,二女儿朱嘉宝和爸妈走散了,她便去时代广场门口等候。果然没过多久,爸妈就出现了。朱凡通过这些事例告诉孩子:心中要有谱。

  大女儿朱嘉盈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放学回家告诉朱凡,最近常有社会上的小青年来学校门口打劫,她不知该怎么办。朱凡告诉她:“如果他们只是想要你口袋里的零花钱,你把钱给他们就是了。”接着他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那天在闹市区,他看见几个小偷趁人多,向一个正在打手机的女子下手,周围有人看见了,但没人敢出声。见小偷人多势众,朱凡急中生智,假装自己是这里的住户,夸张地朝天大叫了几声,声音惊动了行人,那女子也发觉挎包拉链被拉开,顿时警觉起来。小偷不得不撤离,他的几个同伙则盯着朱凡,朱凡不理不睬,继续大叫,小偷及其同伙见状只得散去。

  朱凡用这件事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要冷静,要机智应对。尤其是孩子,没能力保护自己安全,最好不要惊动犯罪分子。朱凡不赞成孩子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搏斗,即使是帮助别人,也要学会先保护好自己。

  得益于爸爸的教育,大女儿朱嘉盈学会了“智斗歹徒”。一天,她与一女同学走出校门不远,被几个一脸痞相的小青年拦住了,女同学当场吓得哭了起来,朱嘉盈却机智地向迎面走来的一位推着自行车的中年妇女喊道:“阿姨,您来接燕子?她正在校门口等您呢!”小青年见她们来了熟人,赶紧散去。

  2011年年底,广东佛山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学校发动大家就这件事展开讨论,朱承恩回来问朱凡:“爸爸,如果我在放学路上也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朱凡没有直接回答儿子,而是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他下班回家,经过东风西路的人行天桥时,见一个老人躺在那里,脸朝天,双眼紧闭,看衣着打扮不大像流浪汉。朱凡不敢去碰他,远远地观察了10多分钟,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对这人都没留意。见此情景,朱凡掏出手机拨打110报了警。几分钟后,警察赶了过来,原来这人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警察根据这人手机里的号码,叫来其家人将他领回了家。

  朱凡告诉儿子:“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急救训练,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好心办坏事。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拿起电话打110报警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儿子向朱凡竖起大拇指:“老爸,你让我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伸出援手。”

  锻炼生活本领:人生处处充满管理学

  人的一生就是一门管理学,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身体、金钱,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朱凡看来,让孩子在16岁前懂得自我管理,孩子的未来就注定不会偏离正常轨道。

  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后,朱凡夫妇每周都会给他们发零花钱,起初是两元,后来随着物价上涨,相应提高到3元、5元。夫妇俩会引导孩子可以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什么东西。与零花钱一起发给孩子的,还有一个记录本,孩子要在记录本上写下零花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夫妇俩每周都会检查。老大朱嘉盈爱好收集贴纸,老二朱嘉宝喜欢吃雪糕,老三朱承恩对吃喝不感兴趣,每周都要买一本漫画杂志。记录本只坚持了一年,有这一年的管理和监督,3个孩子学会了自主支配零花钱,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诚实的品格。老大朱嘉盈读五年级那年,朱凡住院切除胆囊,出院后想起这两周好像没给孩子零花钱,于是他一次性补了8元,并向孩子道歉。晚上,老大走进他的房间将钱退给他:“爸爸,您住院前已经给了,当时您说担心自己会忘记,所以就提前给了。”是的,孩子需要有压岁钱、零花钱,但他们千万不能被钱财污染了内心!

  自我管理,还包括人际关系和情感。在人际关系方面,老大朱嘉盈让朱凡夫妇最为省心,她似乎天生就有做领导的才能,无论在国内上学,还是高一后远赴加拿大留学,她身边始终簇拥着一群同龄的男男女女。

  老二朱嘉宝则属于“困难户”,她天性善良却没有知心朋友。记得小学毕业时,她伤感地告诉朱凡夫妇:小学6年,她是班上雷打不动的“老好人”,因成绩好,在老师的安排下,班上10多名差生都和她同过桌。朱凡夫妇教育她要懂得拒绝,还要懂得和人交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上的知己,人生注定是孤独的。2011年下半年,14岁的朱嘉宝上完初二后去加拿大留学,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主动与当地白人家庭的孩子交朋友,勇敢地去别人家做客。在收获知己的同时,她的人际关系也大为改善。

  老三朱承恩属于“宅男”,且有几分清高,总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男同学邀请他去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不屑一顾,结果在学校里成了“独行侠”。朱凡夫妇对症下药:既然小儿子和同学交往有困难,那就让他先学会和邻居来往。于是,他们把儿子赶下楼,要求他每周至少去和邻居玩一次。开始朱承恩不情愿,但渐渐在与邻居打扑克、下象棋及聊天中得到了快乐,后来竟主动去和他们玩了。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大为改善,有了铁哥们儿和朋友。

  随着3个宝贝儿女一天天长大,朱凡夫妇最担心的是他们处理不好感情问题。老大朱嘉盈身材高挑,长得漂亮,且能歌善舞,早在小学六年级时就有小男生追到家里来。作为高知,朱凡知道,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与其去“堵”,不如主动疏导。他不说大道理,而是向孩子讲自己年轻时在恋爱上经受的挫折,也谈当初如何与孩子们的母亲一见钟情,他甚至这样告诉孩子:“爸爸现在也有条件去找‘小三’,但爸爸能不能那样做?当然不能!因为爸爸得对你们和妈妈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

  张晓红也是知识分子,她从另一个方面与孩子们沟通:坦诚地与孩子们谈性,谈男人与女人的生理结构,告诉他们过早逾越男女界线的伤害。

  事情说清楚了,严重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将早恋这样的问题举重若轻地处理,朱凡夫妇收获的是放心。两个女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面对男孩子的追求,如果很讨厌这个男生,她们会直接拒绝;如果觉得这个男生还不错,她们会告诉对方:“我们现在做朋友好吗?恋爱的事,长大再说啦!”

  而小儿子得益于父母的教育,在这方面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成熟。

  提高生命素质:有爱和梦想的人才有未来

  每年圣诞节,朱凡都会在平安夜等孩子们睡着了,悄悄地把礼物放进大袜子里,挂在孩子们床边。可以想象,孩子们早晨醒来看到礼物后的欢呼雀跃。哪怕在朱嘉盈和朱嘉宝上寄宿中学后,朱凡也会特意拜托老师把装着礼物的袜子悄悄放到孩子床边,这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朱凡从不讳言人性的复杂,人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唯有爱,才能克服人性中的弱点,让人变得善良、真诚、慈悲。朱凡夫妇经常带着3个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培养他们的爱心,孩子们还由此得以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在敬老院里,孩子们和老人聊天,为他们唱歌跳舞,逗得老人很是开心。不但孩子们的才华得到了展示,更重要的是他们因此懂得,人应当对他人永远保有仁慈、关怀之心。

  每月,朱凡夫妇至少要带孩子们去一趟公司,让他们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父母给予你们的一切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努力工作挣来的,所以人应该学会感恩。”

  爱的种子悄悄在3个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在老师对朱嘉盈的评语中,最让朱凡夫妇自豪的是这一句:“不仅对人谦和,而且心地特别善良。”朱嘉宝学习成绩在班上不是最拔尖的,却最愿意辅导同学的功课。朱承恩呢,有时回到家,嘴里念叨的居然是:“学校里那个做清洁的阿姨有段时间没来了,她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家里出什么事了?”这些微小的细节,让朱凡夫妇倍感温暖、欣慰。

  爱,总是与梦想相伴。一家人都很喜欢周星驰《少林足球》中的这句台词:人,如果没有梦想,与咸鱼没什么区别。朱凡甚至因此在家里挂了一条咸鱼笔袋,将这句话写在上面,以激励孩子们要有梦想。朱嘉盈的梦想是当画家,朱嘉宝做梦都想进哈佛大学,朱承恩呢,每当有人问起,他会骄傲地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国家元首!”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朱凡夫妇很少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的做法是:带孩子去农村,去更艰苦的地方。有一年,他们邀请一个来自江西贫困山区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这孩子从没接触过电脑,当姐弟仨用电脑玩游戏时,他仿佛是在看西洋景。朱承恩带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哥哥去少年宫玩,对方睁大了眼睛问:“啥叫少年宫?是古代的宫殿吗?”这一切,让姐弟仨震撼不已:与眼前这个同龄人相比,自己是多么幸福;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点困难,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抱怨、恐惧甚至逃避?

  朱凡起初向孩子们灌输“父爱倒计时,我只陪你们到16岁”这一理念时,曾遭到孩子们的反驳,认为老爸太悲观。年少的孩子哪懂老爸的良苦用心?每年,朱凡都会要求孩子们写作文《假如父母已经离开了我》。假如父母已经离开了我,我还有没有饭吃?我还能不能得到现在这样深厚的爱?我还能否继续上学?我会不会误入歧途?孩子们渐渐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其实,父母是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通过生存技能、生活本领和生命素质3个方面的培养,姐弟仨健康成长。他们阳光、真诚、善良,遇事有主见,做事有分寸,懂得宽容和感恩。老大朱嘉盈在国内上完高一、老二朱嘉宝在国内上完初二后,朱凡夫妇让她们远赴加拿大留学,因为孩子的良好品行与独立人格,使他们放心让孩子远行。

  在朱凡看来,人生如舞台,父亲这个角色虽然要演一辈子,但真正能够发挥这个角色作用的,也不过10多年光阴而已。

  孩子,我只陪你到16岁。但是,我们的爱,永远与你同在!

上一篇:CPI远,物价近    下一篇: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