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雪茄爱好者的古巴寻宝之旅

作者:罗恩 来源:读者

  走在哈瓦那布满沙砾的昏暗街道上,我被一种不祥的预感包围着。前面带路的是个陌生人,他自称豪尔赫,一个街头小混混,是我刚才在卡普里酒店外的出租汽车站遇到的。他也算是个有魅力的人,凭着一口蹩脚的英语,就把我从市中心的游客聚集地怂恿到了一个荒凉破败的居住区。他的诱饵,是一盒“哈伯纳斯”,或者说手卷雪茄。

  那是我在哈瓦那的第一晚,美古关系解冻促成了我这次古巴之旅。

  随着夜幕降临,拖鞋在鹅卵石路上发出的“嗒嗒”声让我更加不安。这时候才开始自责似乎太晚了。

  他带我走上昏暗的楼梯,来到一间开着门的公寓前。一个裸着上身的男人接待了我们,随后一个年长的女人热情地引我去了里屋。有个盒子摆在木桌上,盖子庄严地敞开着:那是一盒古巴的蒙特克里斯托(简称“蒙特”)2号。

  可能有些人不太懂行,所以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宝贝。蒙特2号被公认为“古巴雪茄中的凯迪拉克”,它混合了奶油和辛辣的香气,气味复杂且富有层次。它被雪茄爱好者奉为至宝,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或其他偶尔抽雪茄的美国人来说,更是难得一见。

  我走上前,观赏这25支鱼雷形状的宝物。浅褐色调,大概有6英寸(约15厘米)长,每一支都有一个巧克力色的标箍,上面印着一个白色的剑形徽章。“蒙特克里斯托”这个名字取自大仲马的小说,蒙特2号一直以来都是我最爱的雪茄之一,但是因为太少见,我都不记得上次抽是什么时候了。

  “谢谢。”我用西班牙语对那个女人说。她用报纸把我的宝物包好,回了我一个淡淡的微笑。我花了80古巴可兑换比索(大约和80美元等值),我知道这价格肯定会招来老乡们的嫉妒,他们在黑市一般得花至少350美元才能买一盒。“高兴了吧,我的朋友?”豪尔赫问道。我跟他握了手,然后像对待亲人那样拥抱了他。

  自约翰·F.肯尼迪总统下令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至今已有53年了。这一禁令开启了美国雪茄爱好者的“黑暗时代”。不过,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趣事:在对所有古巴产品实施旷日持久的制裁令之前,总统给时任白宫新闻秘书的皮埃尔·塞林格打电话,让他“多弄点雪茄来”,塞林格先生在1992年接受《雪茄爱好者》杂志采访时披露了这件事。

  古巴人是真正珍爱雪茄的。已故古巴诗人赫伯托·帕迪亚写过一首诗:“长官,我无法摧毁你的舰队,或你的坦克/我也不知道这场战役会持续多久/但是每天晚上,都会有一条你的命令在失去拥护中消亡/而每天晚上,都会有一首我的歌在百折不挠中继续高唱。”这首诗促成了“帕迪亚1968年金熊”雪茄的诞生,雪茄以其朴实的香味向这位诗人致敬。之所以被命名为“1968系列”,是因为帕迪亚在这一年出版了诗集《游戏之外》,而这本诗集最终成了他因“阴谋反对国家政权”被捕的导火索。雪茄新手可能会以为这少见的红金相间的标箍图案是一个王冠,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帕迪亚所用钢笔的笔尖。

  雪茄怀旧情绪也弥漫在整个古巴。我没见过比迈克尔·菲利普斯更渴望分享这种情绪的人了,这位英国人在大约25年前移居到哈瓦那,教授英语。他是哈瓦那《雪茄爱好者》杂志读者会的忠实会员。菲利普斯先生拿出一碟不带标箍的雪茄,我选了一支金字塔形状的栗色雪茄,对于我的选择,他乐了起来。

  “别问我这是从哪儿来的,”他调皮地说,“因为我不能告诉你。”

  几番软磨硬泡之下,菲利普斯先生终于透露了他这些可疑的无烟标雪茄的来历:“卷烟厂工人的配额是固定的,但很多女工都有办法偷拿一些出来。所以她们每天在工厂里卷八小时,下班回家再卷两小时。当然了,这些雪茄和工厂里的一样好。”

  雪茄爱好者是一群挑剔的人,但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个说法:古巴有着得天独厚的阳光、土壤及湿度——再加上手卷烟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世界上最可口的雪茄。

  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驱车前往罗瓦伊纳种植园。

  作为古巴少数的独立种植园之一(大多数农场都属于合作社),罗瓦伊纳因种植技术而闻名,是政府认可的古巴27个雪茄品牌之一。

  雪茄的制作过程复杂且精细,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时机、温度,以及工人卷烟的技术。德尔加多女士解释说,一支雪茄从苗圃到卷烟厂需要将近两年。在苗圃,先把种子种下,发芽后等一个月,再移植幼苗。移植后大约45天,需要灌溉和去除害虫。等到烟叶被放进干燥的谷仓(或熟化室)之后,它们就会被串起来,挂在挑高的天花板上。

  干燥的过程需要50天,在此期间,烟叶从绿色变成黄色,再变成棕色。把串叶子的线剪断,再把烟叶成捆地堆在一起,在上面盖一张网,在至少100华氏度(大约37.8摄氏度)下放置约40天,促使其发酵。发酵这一步决定了烟叶中尼古丁的浓度,以及烟叶的口味、香味及质感。罗瓦伊纳农场把90%的产品都卖给古巴的国有雪茄公司——古巴烟草公司。

  严肃的雪茄迷们也有一套像葡萄酒爱好者那样的语言,他们把雪茄的味道说成“辛辣”或“奶油味的”,带着一丝“蜂蜜”“可可”或“肉桂”味。

  负责古巴烟草生产和研究的国家机构——古巴烟草集团的一位高级经理告诉我:“一支古巴雪茄,必须用古巴的阳光、古巴的土壤和古巴人的手制造而成。如果有一条不满足,它就不具备古巴雪茄的特性,也就不能被称作古巴雪茄。”

  据统计,每年有500万到800万支古巴雪茄从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及墨西哥等国进入美国。大多数专家的共识是,贸易制裁远未减轻到能在美国和古巴之间开放一条零售通道的程度。他们认为,销售商如果要打通国际政治、商标限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等错综复杂的体制网络,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当然,古巴的雪茄文化是无法被出口的。在哈瓦那的最后一天,我路过了被誉为“世界唯一一家雪茄主题酒店”的康德维拉诺威瓦酒店。9间客房分别以不同的烟草种植园的名字命名。酒店所在的建筑是一栋经过华丽翻修的18世纪的大厦,以彩色玻璃窗为装饰,里面有一家非常棒的雪茄商店,以及一个私密的吸烟室。有一面墙挂满了名人抽雪茄的照片——黛米·摩尔、丹泽尔·华盛顿、格劳乔·马克斯、海明威、温斯顿·丘吉尔,以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这种气氛给人的感觉并不十分真实,所以我又往前走了几个街区,来到哈瓦那旧城,在一家有顶棚的户外酒吧找了个安静的座位。这里真是个完美的休闲之所,我要了一杯莫吉托,点燃了我在古巴的最后一支雪茄。

  (林 丽摘自《时代人物》2016年第6期,本刊有删节,李晓林图)

上一篇:我不允许你快乐     下一篇: “不善变”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