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椅

作者:马未都 来源:读者

  皇帝出行的时候途中要休息,就把交椅摆出来,这是不分场地的——有可能在路途当中,有可能在行猎的时候,有可能在船上,所以交椅慢慢就成为权力的象征。后来它深入民间,但一定是年长的、有权力的人才能享受交椅带来的乐趣和舒适。对于这种逐渐深入民间的文化现象,我们的文人进行了归纳,最后使交椅成了权力的象征。

  交椅有不同的形制:圆背的、直背带扶手的、不带扶手的,这其中自然也分三六九等。首先,有扶手的一定比无扶手的等级高,在这一点上,我们跟欧洲的等级观没有差异。差异是在靠背。圆背是交椅的初始状态,但这不是决定它等级高低的最根本的因素,主要原因是因为圆背的交椅比较容易携带,直背的交椅由于扶手过长,且不是连贯而下的,搬起来比较笨重。所以一般直背的交椅都出现在距离生活场所不远的地方。我们看明代大量的绘画中,交椅就只是从屋里搬到屋外,说明权力本身还是在他的家庭当中。而圆背交椅就可能带到很远的地方,比如野游、行猎,所以它成了最高等级的权力象征。其次是直背带扶手的交椅,再次就是无扶手的。

  有人会想,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案台前同时摆放两把交椅的情况呢?交椅一开始没有形成等级差异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现象,但当它形成等级差异的时候就不会了,这在我们的文化中处处可见。比如《金瓶梅》中有这样的描写,李瓶儿为讨得西门庆的欢心:“上面独独安了一张交椅,让西门庆上坐。”“独独”,就是只此一张,让西门庆坐到上面。为什么呢?因为西门庆妻妾成群,每个人都想讨好他,所以把他在家中的权力夸大了,用交椅来体现。

  交椅的特点,首先是分量很轻。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转缩须臾,重不数斤。”“转缩须臾”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打开、收起,“重不数斤”就是说分量很轻。第二个特点就是腿部交叉,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但这同时也构成了它的一个缺陷——由于在“交午处”要打一个圆洞,肯定伤害了木头,但偏偏这个地方要承重,椅子的受力点就在这个中心部位。中国的椅子大部分是四足落地,承重在四个足上,所谓“立木顶千斤”;交椅则不同,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个交叉轴心上,让它撑住全部重量大有难度,所以不结实。

  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曾斥巨资买过一把交椅,他们觉得这种交叉腿的、可以折叠的椅具很新奇,所以买回来以后,允许参观的人坐上去试一试。结果来了一个大胖子,估计有300多斤重。工作人员不能说别人可以坐,他不能坐,在美国这就是“歧视”,所以这胖子就坐了上去,一坐上去椅子就塌了。他当时非常愧疚,希望赔钱,不过保险公司进行了赔偿,并请了最好的工匠将这张交椅修复。从那以后,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就把这椅子供了起来,再也不许人坐了。

  (夕 颜摘自中信出版社《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一书,黎 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