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

作者:吴晓波 来源:读者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作“颜值即正义”。即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长相好不好看,实在太重要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丹尼尔·哈默迈什教授曾写过一篇论文,叫作《颜值和劳动力市场研究》。丹尼尔教授认为,在组织行为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只要涉及面试,哪怕是附照片的筛简历环节,应聘者的颜值也往往会影响应聘结果。如果碰巧遇到自我管控能力强的领导,他会对下属的颜值要求更高,因为他认为颜值是能力的信号。比如,从一个人健硕的体格可以猜出他在健身上的自律和投入,他起码是个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

  为了验证丹尼尔教授观点的真实性,我查阅了两份调研报告。第一份来自美国的《新闻周刊》。《新闻周刊》调研了8000多名MBA毕业生,发现英俊男性的收入比普通男性的平均高出5%,漂亮女性的收入比普通女性的高出4%。他们还请聘用这些毕业生的经理对受聘者身上的特质按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结果显示,工作能力和经验位居第一,自信排在第二位,外貌排在第三位,曾就读于哪所学校排在第四位。

  第二份来自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和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他们对全国25个省市的1万名年轻人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有两个。首先,在工资水平上,长相好看的人比普通長相的人高出15%——这个数字与美国《新闻周刊》的数据相比,似乎说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更看重颜值的国家。

  其次,在收入这件事上,美貌并不总是那么管用。颜值效应只适用于低收入行业和低学历人群。在此范围内,高颜值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也会提高7%。但在高科技行业和高收入群体中,高颜值并不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机会。比如,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里,长相好看的人与普通长相的人相比,工资收入差距上下幅度只有0.7%。

  所以,颜值是正义,但不是最后的正义。一个人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受人尊重,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最后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有趣的事情。

  几年前,我曾与阿里巴巴的马云碰面。谈完事情后,我们几个人相继走进电梯,马云在电梯里询问:“你们是哪所大学毕业的?”答案有:北大、哥伦比亚大学、复旦、南洋理工。他听完开心地笑道:“你们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吗?是杭州师范大学。”马云就是从那所大学毕业的。电梯还在上升,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在这部电梯里,所谓的“正义”到底是什么?

  (骂玉郎摘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意大利〕Alfred Basha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