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社会演化和“心理税”

作者:石勇 来源:读者

  泛心理市场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有知识焦虑,并且用知识付费来解决自己焦虑的那些人,我总是容易想起其他的群体,比如灵修的拥趸、鸡汤的粉丝、鸡血的信徒……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都拥有某些独特的心灵气质。

  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有的。

  我回忆了一下一位金主。他是我忠实度可疑的朋友,在北京开有两家公司。他是这个社会精明、占有欲强,也最势利的那拨人之一,配得上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荣誉。在和他非常有限的接触里,我观察到的就是一个关键词:焦虑。

  他当然不是阶层上的、知识上的焦虑,而是失去了确定性的焦虑。他的利益、他所处的社会位置,都跟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可是,他并不清楚,在心智上也无从把控这个结构的变化。

  所以很奇怪,明明是一个精明势利的人,疯狂追逐着世俗的利益,入世极深,但从他的嘴里,吐出的却往往是“放下”“执念”这样的出世语言,以至于我都不太适应。

  我不太适应的原因是:很假。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他所信仰的只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且治疗的只是他的假自我。他只是幻想着从中得到安慰、力量、启示、休息,然后,再投入为利益而战的战斗中,从而不让自己在心理上垮掉,且还显得相当有层次。

  还是画一画他信仰的心理行军路线图吧: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确定性→他无法把控→有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焦虑→这种焦虑,构成了一个泛心理市场→作为供应商的大师出现,开拓这个市场→他的需求被撩拨,变成金主群体。

  从路线图可以看到,在这个泛心理市场中,大师们扮演的是替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收拾心理后果的角色。当然,也正是因为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人的某些心理后果,他们才有了市场。

  回溯一下,我的这位朋友,是因为心理层面有了焦虑,又处于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内,并且需要找到符合阶层身份的标签,才成了需求方。没有这三个社会和心理背景,他就只是一个商人,而不会变成粉丝。

  我们问一下,如果他不变成粉丝之类的人,行不行?

  答案可能很残酷,不行。

  如果他不找一个有层次的人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其结果可能是心理崩溃。他将玩不下去,利益市场上也会少他这样一个玩家。整个社会的运作,显然不会这样设计,也许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淘汰多数人,但在心理上淘汰的只能是少数人。

  所以,他需要找一个心理上的药方。

  但是他需要的只是假自我得到休息,得到抚慰,得到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而不可能真正去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我想说,这正是泛心理市场的根本特征:给假自我抚慰,给假自我感觉,给假自我层次,给假自我希望,给假自我神秘的力量。

  知识付费只是中国社会庞大的泛心理市场中的一个领域。那些知识焦虑患者,需要的主要是一种感觉,其次是希望,是层次。知识焦虑患者

  知识焦虑患者都是哪些人呢?我以学心理学的群體为例,进行了一下群体分析。

  社会底层群体基本不学心理学,所以可以忽略。

  中产的下层,男的大多喜欢的是这个口味、那个认知的心理学,科学的、实验的、多巴胺的、左脑右脑的心理学;女的大多喜欢鸡汤系、治愈系、小确幸的心理学。

  从原理上来说很好理解。这些人多是学生或刚出校门不久的中产后备军。他们的社会价值排序并不高,最需要的就是用看似很科学的知识来给自己一个社会价值排序上的感觉,一种未来的希望。

  中产的中层呢?他们无论在年龄,还是在社会位置上,已经过了用知识来找社会价值排序感觉的阶段了,还这样玩未免掉价。他们在社会中的视野也有所扩大,无论是稳固自己的社会位置,还是继续攀升,都既需要一种情怀,又需要一种延伸到诸领域的认知,这样才有超越性。于是,很有审美意境的文青心理学成为他们的选择。

  中产上层呢?基本都是人生赢家了,他们知道知识青年们热衷的那些知识纯属扯淡,文青类的东西也只是一些自我幻想。去关注这些烙有中下阶层烙印的东西只会拉低他们的档次。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接近智慧的神秘的东西,具有出世的色彩。

  社会的顶层精英呢?他们的需求,已经是“智慧”加“学术”这两个关键词了。心理学已扩展到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社会学、经济学诸层面。他们面对这个社会,思考已经带有系统性,明白政治、社会、经济、历史乃是一体,人心扩展到这些领域中,并形成各种机制和规律。所以,他们要寻找的,已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对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得沾点学术的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似乎回到了哲学包含一切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知识焦虑患者,关键词是“知识”,而且好像是有用的和可以从中找到感觉、希望的知识。它对应的人群,大部分只可能是中产下层,是学生和刚从大学毕业的人,少部分是中产中层,其他群体几乎可以忽略。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产生知识焦虑并愿意为知识付费。

  首先,他们基本都没有一个雄厚的家庭背景可以依靠。在阶层攀升中,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具体地说,要依靠自己的内在实力,而这个内在实力,又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社会观念的灌输,被认定为知识。

  其次,他们基本都读过大学,有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模式和生活经验。

  这两点,很容易让他们在心理上推断出:我阶层不高,是因为知识不足,努力不够。知识付费的路径

  我想我们可以说破了:所谓的知识焦虑,本质上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的问题。

  知识付费的各种导师,其实跟鸡汤大师一样,只是一个切入了某种心灵需求的心理治疗师(当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用看似可以解决问题的姿态去制造、强化问题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提供的其实是缓解焦虑的心理服务,知识只是服务的内容,只是那一片片药而已。

  而知识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是阶层焦虑。知识焦虑症患者只是想用知识去解决这个焦虑罢了。所以,知识付费的路径很简单。

  第一个路径是这样的:阶层焦虑→知识、努力的焦虑→学习知识的行动。

  解释一下,一个人有阶层上的焦虑,会认为是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不足以进行阶层攀升,于是转化为关于知识和努力的焦虑;当自己通过付费去学习知识,好像得到了什么知识,也体验到了自己的努力后,焦虑就缓解了;而不努力去学知识,本身就产生了焦虑……

  最终,他体验到的只是“不努力学知识”的焦虑。只要缓解了這个焦虑似乎就可以了。但阶层……不好意思,已经忘了。

  我相信知识付费的各位导师,作为精明的生意人,对这一点是看得很准的。他们明白,他们的客户要的只是得到知识和好像很努力的感觉。既然只是要得到感觉,那就只需提供感觉。

  所以第二个路径是:有丰富背影和内在推理的知识→“干货”。

  解释一下。要让一个人找到感觉,你就不能让他思考,因为他本来就排斥思考。只是用来缓解焦虑的东西,必须是很容易在头脑中和心理上掌握的东西。所以,无论提供知识付费这一心理服务的导师知识丰富不丰富,他都必须把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认知的东西全部剔除,只留下描述性的简单表达(如果比较好玩那就更好)。当然,他也必须保留一些高层次的术语来给自己造势,比如“迭代”“安全区”“舒适区”“知识晶体”。认知体系

  稍有智识的人大概都明白,按这种路径去学知识,并没什么用。所谓“学了无数知识,自己还是那个样”。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多数人中,流行着一些学知识的方式。

  第一种:禅师,“顿悟”。这种套路,叫哲理鸡汤。

  第二种:某某大师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得出什么效应、原理,或者是堆砌什么时尚名词。这种套路,叫装专业。

  第三种:发现什么激素、神经元、电化学……比如,多巴胺分泌了,你才有爱情。这种套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第四种:故事鸡汤。

  知识焦虑患者,受到第二、第三、第四种方式影响尤其大。

  不过,当导师为知识焦虑患者提供服务时,其形式更加简化:列出一堆“干货”。似乎,这些没有思维、逻辑、推理作为内在构成的“干货”,可以灌入知识焦虑患者的大脑中,并被他们所占有,成为他们的东西。但这当然是一个幻觉。

  很多人都吃过快餐。快餐当然可以提供“吃饱”的感觉,但恐怕并没什么营养,而且饿得快。

  所有的那些“干货”,其实都是一堆碎片。不能转化为能力的知识,终究是没用的,更多是用来显示一个人“有才”,“知道的还真多啊”。

  学知识,首先是对智商的提升。

  智商是一种头脑上的实力,具体可以分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等。

  可以看出,知识付费对于智商的提升,停留在记忆能力这个层面。但从记忆能力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本上是人就会,厉害的能力是从分析能力到把控能力这些层面。

  我给智商列出的一个公式:智商=智力×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经验值。

  智力是先天因素,经验值跟经历和年龄有关,但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是最具决定性的。可是,“干货”式的知识,是抽掉了它的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过程的,没有任何情境性,更没有任何延展性。

  这样的知识,就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碎片,最终会被迅速遗忘。碎片化,没有任何思维和逻辑支撑的知识,在头脑中和心理上,其实都处于无序状态。而无序化,恰恰就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和心理上造成焦虑的根源。

  建构一种认知体系,和对世界的分析框架,胜过学无数没用的知识。

上一篇:稻田的故事     下一篇: 缺钱的年轻人